如果您正在尋找相關產品或有其他問題,可隨時撥打公司服務熱線,或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在線交流!
球磨機的安裝良好的安裝可以保證球磨機正常地運轉,有較長久的使用壽命和較高的運轉率。各種球磨機的安裝方法和順序大致相同。基礎要求:為了使球磨機平穩而安全地運轉,基礎必須延伸到穩定、堅實的基土層。基礎應能承受靜負荷和球磨機運轉中產生的振動負荷;基礎應有足夠大的底盤和體積,基礎底盤應與廠房柱子底盤分開,至少相距50毫米。基礎的重量應比球磨機的重量大1.5~2倍。球磨機安裝之前,必須檢查基礎與建筑物及相鄰機組等的配置關系是否正確,基礎的標高及各主要部位的尺寸是否符合機組安裝圖中所規定的尺寸,同時應仔細地檢查基礎的施工質量。基礎如果符合設計要求,即可清理基礎表面,用風鏟或手動工具除去基礎頂面的疏松浮物,并標出安裝處的基礎中心線和標高。基礎表面如有油脂殘存,應該用苛性鈉及中和劑處理,或者鏟除足夠的深度,以免影響砂漿和基礎之間的粘合。球磨機設備及基礎的檢查、準備完畢,即可著手安裝基礎螺栓、主軸承底盤和軸承座等,球磨機主軸承底盤水平度公差為0.10/1000;兩底盤的相對標高一般宜用液體連通器側量,高差不應大0.5毫米,并使進料端高于出料端。主軸承座與底盤四周應均勻接觸,局部間隙不大于0.1毫米。球磨機主軸瓦的球面與軸承座的球面的接觸應良好,轉動必須靈活。兩配合球面的四周應留有楔形間隙,其斜向深度為25一50毫米,邊緣間隙為0.2~1.5毫米,接觸面上的接觸點數,在每50x50毫米2面積內不應少于一個點。裝配主軸瓦與軸承座時,在配合的球面上應均勻地涂上摻有石墨的潤滑袖。球磨機兩主軸承底盤中心線間的距離偏差應符合冶金機械設備安裝工程呈施工及驗收規范之有關規定。裝配主軸瓦與中空軸時應使接觸弧面為70°~90°,接觸面上的接觸點數在每25×25毫米2面積內不應少于2個點。兩側側間隙的總和應為軸頸直徑的0.15~0.20%。球磨機筒體與端蓋在組裝前應進行檢查,簡體表面應平直,沿軸線方向的彎曲不應大于筒體總長的0.1%,端面**直徑與*小直徑差不應大子筒體直徑的0.15%,兩端法蘭口的同軸度和平行度公差應符合冶金部頒發的選礦設備安裝規范允許的數值。組裝筒體與端蓋時,應將結合面上的毛刺飛邊和油漆等清除干凈,并涂上鉛油,結合面應緊密接觸,其間不應加人任何調整墊片。按標記進行組裝,定位銷必須全部裝人,合格后應立即將螺栓均勻地擰緊。球磨機筒體及端蓋往主軸承上安裝時,兩中空軸的軸肩與主軸承間的軸向間隙,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兩中空軸上的母線應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差不應超過1毫米,且使進料端高于出料端。兩中空軸的中心線應在同一直線上,主軸的端面圓跳動應符合安裝規程的規定。安裝中復查兩中空軸與軸瓦的接觸情況,應符合安裝規程。整體的齒圈應先裝在筒體上,然后再將筒體裝在主袖承上。拼合的齒圈一般應在筒體裝到主軸承上以后,再裝在筒體上;組裝前應將毛刺、防銹油漆和污物等清除干凈。齒圈端面與筒體法蘭應貼合緊密,間隙不應大于0.15毫米。拼合齒圈的對接處的齒節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其偏差不應超過±0.005模數。齒圈的徑向圓跳動,每節米徑不應超過0.35毫米。圈的端面圓跳動,每米節徑不應超過0.35毫米。球磨機襯板在筒體內的排列不應構成環形間隙。裝配具有方向性的襯板時,其方向和位置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端襯板與筒體襯板、中空軸襯套之間所構成的環形間隙應用木楔(濕法作業)、鐵楔或水泥(干法作業)等材料堵塞;襯板與襯板之間隙不應大于15毫米。固定襯板的螺栓應墊密封墊料和墊圈,以防漏出礦漿和礦粉。隔倉板蓖孔的大口朝向出料端。主機安裝好之后應檢查與調整軸頸和筒體的中心線。共同心度誤差每米長度內不允許超過0.25毫米,球磨機的縱、橫向中心線偏差不應超過±3毫米;標高偏差不超過±5毫米,非自位調心軸承球磨機的水平度公差不超過0.10/1000。*后安裝傳動裝置。應使傳動軸之軸線與球磨機軸線的平行度公差不超過0.15/1000。大、小齒輪嚙合的接觸斑點沿齒高不應小于40%,沿齒長不應小于50%,且應趨于齒儷面的中部。大、小齒輪的嚙合除應符合前述大齒輪安裝的有關要求外,嚙合的側問_隙應符合選礦設備安裝規程。干式球磨機的進料漏斗或風掃式球磨機的進料管組裝時,接觸處應密封良好,不漏粉塵;當采用旋轉式接觸時,轉動應靈活。球磨機安裝完畢應空運轉(不加介質和物料)8小時,其間傳動齒輪不應有不正常的響聲;襯板不得有敲擊聲;減速機振幅不超過0.05毫米;傳動軸振幅不超過0.08毫米;主軸承振幅不超過0.l毫米。球磨機主軸承端面圓跳動應符合前述安裝時的要求。空轉合格后,進行負荷試行運轉。啟動前應向筒內裝人20一30%的研磨介質,啟動后加入物料,每運轉2小時補加10~25%的介質直至滿負荷,繼續運轉24小時。如一切正常,該球磨機即可投人正式使用。球磨機的試運轉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